在国庆成为国内仅次于春节的长假后,国庆的旅游消费屡创新高。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前四日旅游消费再创历史新高,国内旅游收入4526.3亿元,同比增长8.58%。
尽管国人的旅游消费习惯已然建立,但高消费高频次的旅游风口上,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国庆期间游客过于集中,物价飞涨、交通堵塞、名胜景点承载量过大等问题。一方面是原本有名的景点游客超载,旅游体验下滑,另一方面不少本意是发展地方经济而兴建的特色小镇却大多无人问津。
缺乏流量与名气、同质化、地理位置偏远都成为阻碍众多特色小镇成为新一代风景名胜的原因。但与此同时,不少热爱旅行的家庭和年轻人也开始反思“七天长假,两天在路上,四天人挤人,一天在休息”是否能起到节假日放松的效果,因而新一代主打“近城市、远喧嚣”的山水疗愈小镇开始崛起。
文旅特色小镇的最初形态是以江南六大古镇(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南浔)和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为代表的古城古镇,游客早期的旅游需求就是对这些古城古镇的观光游。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文旅小镇的需求升级为休闲度假游,原有的古城古镇向休闲度假小镇转型升级,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袁家村、彝人古镇等新建文旅小镇。
2014年,浙江省首次提出“特色小镇”,由此有了“文旅特色小镇”的概念;2015年以后,以古北水镇、拈花湾为代表的文旅小镇已建成投入运营,标志着文旅特色小镇向成型阶段转变;自2016年开始,国家及地方层面陆续公布特色小镇培育目标,其中文旅特色小镇占比最多,文旅特色小镇开始转向全面发展阶段。
目前大多数特色小镇存在同质化严重、体验感不足、缺乏内容为中心的IP支撑的问题。相比纯粹的地产项目,青青小镇更重视放松身心和回归自然。因为有了Kiss熊这个IP,青青商街、青青食堂、Kiss 熊游乐场、Kiss 熊中心广场等场景也让小镇变得生动起来。
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的城市化主要表现在高端产业和人才都往中心城市聚集,一线和超一线城市负荷过重,而乡镇却大规模衰落,但进入城镇化的下半场,这种形式开始发生逆转,国家提出特色小镇的打造就是最为明显的信号。
客观上讲,过往人们过度集中于城市,既有城乡资源不均衡的影响,也有乡镇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缘故。然而随着网络、交通等基础建设完善,以及政府的有意推动,人们可以重新作出选择的时机已经到来。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未来20年,小镇才是城市最重要的消费载体。“工作在都市,生活在周边”不仅是发达国家为追求生活品质避开城市病的选择,也会成为国内城市居民们的将来。
文旅特色小镇发展模式
截止到2018年7月份,全国共有22个省份提出特色小镇创建计划,总计划数量已超过1500个,其中文旅特色小镇计划数量超700个。此外,住建部陆续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共403个,其中文化旅游类型的特色小镇共253个,占比为62.8%。
文旅特色小镇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五个层面,分别为土地一级开发、二级房地产开发、产业项目开发、产业链整合开发、城市建设开发。
土地一级开发可以通过工程和土地升值获取收益;二级房产开发包括城市地产、旅游地产和工业地产开发,主要通过销售收入、回收经营收入、租赁经营收入的方式获取收益;产业项目开发阶段包括特色产业项目开发和旅游产业项目开发两大类,其中特色产业项目包括当地特色产业开发、产业孵化园、博物馆等项目,旅游产业项目则包括主题公园、景区、度假地产等项目;产业链整合开发阶段则是将旅游产业与特色产业整合,构建成产业生态圈;城市建设开发包括城市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产业项目开发及产业链整合阶段,主要盈利方式为小镇和特色产业项目的持续经营收益。
文旅特色小镇是以文化和旅游为特色的小镇,根据文旅产业与特色产业的主导关系不同,文旅特色小镇可分为三种发展模式:“旅游驱动”模式、“旅游+产业”双驱动模式以及“旅游从属”模式。
“旅游驱动”模式即旅游业是小镇的核心产业,小镇旅游资源强,其他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由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旅游驱动”模式的文旅特色小镇开发模式以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为主,国内的传统古镇、早期旅游小镇大都属于此类发展模式。“旅游驱动“模式下的特色小镇具备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其盈利模式主要以”门票+旅游经营性收入”为主。
“旅游+产业”双驱动模式即旅游产业是主导产业;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农业、旅游地产、文创产业等蓬勃发展,旅游业与特色产业叠加融合驱动发展。在此模式下,大多数都是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盈利模式为旅游产业收入+特色产业收入,其中旅游收入以门票+旅游经营收入为主。
“旅游从属”模式的特色小镇即旅游业是小镇的特色引领产业,主要依托小镇内的特色产业(食品工业、文创产业、艺术产业等)发展。在此发展模式下,小镇的旅游功能相对薄弱,盈利结构中,特色产业收益占主体,旅游产业收入相对弱化。
文章来源:特色小镇创建联盟